果壳心理解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附家长/学生自救指南中国前十大证券公司排名
一、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
1、人际敏感型
(1)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2)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2、嫉妒失控型
(1)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2)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失败感。
3、过度防御性
展开剩余72%(1)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护。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2)父母或老师提出建议时,立即打断说你们根本不懂,摔门躲进房间拒绝沟通,即便对方只是想帮助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
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家长可以怎么做?
1、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会让孩子更好地学习父母的优点,感受到稳定和安全的家庭氛围,提高他们面对问题的信心。父母之间和谐的关系也对孩子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未来的亲密关系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孩子未来生活的幸福指数。
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家长常跟孩子聊天,把说话的机会多留给孩子,让孩子敞开心扉,尽情表达自己,不做过多评判。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进行有益的思想交流,不能因为忙碌而缺席孩子的成长。 宽容与约束都重要: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破坏亲子关系。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宽容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鼓励夸奖有方法:青少年的自尊心往往都很强,如果父母只因为孩子获得好成绩而夸奖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取得好成绩才是好孩子,而好成绩往往不是完全可以由孩子的努力来控制的,所以孩子会更容易不安。如果父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夸奖他做事情的过程,往往会让孩子更有动力继续去努力做事。5、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放学后让孩子在开放的空间里尽情地舒展身心,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草地上晒太阳,亲近大自然。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的行为与爱心,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
学生可以怎么做?
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兴趣爱好,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进行社会交往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学习一些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如:
(1)学会放松。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
(2)与人谈心。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同学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师等。
(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可以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理的想法和成长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多年以后回看过去的自己是如此的坚强,这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3. 善于求助:寻找支持和帮助是每个人所应具有的积极态度中国前十大证券公司排名,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以获得良好的帮助和指导。寻求帮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助的过程,我们所获得的不仅是这一次的办法,而是自己的更多体会。
发布于:江苏省嘉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