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上来看,4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股票配资精选,科技股消费电子、软件开发这些板块涨得挺好,好多业绩不错的公司股价蹭蹭往上涨。
像鸿博股份,因为算力项目验收,净利润扭亏为盈,股价直接来了几个涨停板。
中际旭创靠着800G光模块的需求,净利润增长了56.8%,这在当下的市场里可不多见。
再看盘面,指数虽然没怎么大涨,但个股普涨,3000多家股票上涨,70多只股票涨停。
这说明资金开始往科技股跑了。
之前银行、保险这些大金融板块一直护盘,现在它们退潮了,资金就流向了题材股。
有人说这是“一鲸落万物生”,大金融调整,其他板块才有机会。
但我们也得冷静点。
科技股里有些公司是真有业绩,可也有不少是蹭概念的。
之前跌成狗的软件机器人板块,现在只要有故事就涨,跟夜市摆摊似的,吆喝声大就有人买单。
这时候追涨可要小心,别当了接盘侠。
银行股最近可不好过。
4月30日,工行、建行一季度净利润增速都是-3.99%,创下历史最低;
中行是-2.9%股票配资精选,也是史低。
按理说业绩这么差,股价该跌吧,可之前银行股股价还在创新高,这不是闹呢嘛。
结果业绩一出来,银行股直接放量暴跌,就像超市大甩卖,机构都在往外跑。
这能说明啥?
之前机构抱团银行股,现在业绩不及预期,抱团就散了。
银行股的下跌,一方面是自身业绩压力,另一方面也是资金腾挪,去追科技股了。
但银行股也不会就此一蹶不振,等科技股涨不动了,说不定资金又会回来,毕竟银行股估值低,分红也不错。
港股也有动静。
因为港元持续走强,香港金管局开始大规模注资维稳汇率。
在美股交易时段之后,单单晨间就入市承接60亿美元的沽盘,向市场注入465.39亿港元的资金,2004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购买美元操作。
这说明啥?
国际资金在流入香港,大概率会买港股或者通过港股通买A股。
上次港元汇率触及强方保证还是在2020年10月,之后恒生指数涨到了三万多点。
现在类似的情况出现,港股和A股都可能受益。
从政策来看,高层对资本市场挺重视。
政治局会议把关税战定性为“国际经贸斗争”,还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给股市打了强心针。
央妈,开展了1.2万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释放流动性,利好大金融和消费股。
还有创业板指数编制方案修订,ESG负面剔除机制和单只股权重上限调整,这能提高指数质量,吸引长期资金。
这些政策都是在为股市长远发展打基础,说明国家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在提高。
最后总结
说了这么多,A股到底会不会大涨呢?
从短期看,科技股有资金追捧,政策面支持,港股传来利好,确实有上涨动力。
但也不能忽视风险,科技股的业绩持续性有待观察,银行股的调整是否到位也不确定,外部环境还有关税战等因素。
从个人角度看,现在的市场是结构性行情,普涨牛市难再有,指数牛倒是有可能。
我们散户别被短期的大涨大跌冲昏头脑,追涨杀跌只会交学费。
与其天天盯着小盘股折腾,不如多关注业绩稳定的公司,或者跟着指数走,耐心点,别总想着一夜暴富。
免责声明:文中数据均来自权威媒体公开报,文章仅一家之言股票配资精选,个人粗浅思考,仅供交流,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嘉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